許多人騎車通勤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倫敦地鐵太貴,但也是有熱愛騎單車的人例如影片中受訪的部落客五色鳥。
倫敦確實有一些照顧單車騎士的措施,但聯合報這報導是旅遊版嗎? 像寫遊記一樣說「在倫敦騎單車真好」做結, 顯得過分樂觀天真,不夠深入。如果說台灣要借鏡、取經,也許該著墨在為甚麼英國駕駛願意禮讓單車騎士(而台灣不能),以及了解倫敦目前這套方子有甚麼限制、可能要怎麼應對,例如在某些倫敦舊街道騎單車要與公車爭道,某些路段又是與行人爭道,危險指數高。此外,除了訪問單車騎士,更要訪問推動單車政策的交通單位吧。
Search